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51024,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历时多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一步,中国利率管制时代终结。

    义无反顾

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为了实现赶超战略,中国曾经长期实行金融抑制政策,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名义利率进行管制,希望以此压低实际利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但金融抑制的结果却是扭曲了资金价格、损害了市场效率、阻碍了经济长期增长。

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管制,在保证国有企业能够获得较大规模且较为廉价的资金供应同时,也造成一些国有企业的投资依赖、投资饥渴和低效率。同时,由存贷款利率管制而形成的稳定的存贷差弱化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发展战略的转变,逐步取消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管制成为大势所趋。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取消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管制,让市场在人民币利率形成和变动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与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相适应的利率形成机制和利率调控机制,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序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后放开金融机构存款利率。1996年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扬帆启航。20年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围绕这一核心、按照这一顺序稳步向前推进。

关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中国利率市场化是从放开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开始的,到1999年我国基本实现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为各类金融产品市场利率,尤其是基准利率的形成提供了良好基础。包括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短期回购利率、国债收益率在内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都是在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中形成和变动的。

关于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2004年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初步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20127月,人民银行宣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可以向基准利率之下浮动,浮动区间为基准利率的0.7倍。20137月,人民银行决定,放开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下限管制,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商业原则自行决定贷款利率水平。至此,全部放开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基本实现了信贷市场利率市场化。

关于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2013年放开贷款利率浮动下限之后,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成为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环。2014年起,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明显提速。此前,20127月,人民银行宣布,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可以向基准利率之上浮动,浮动上限为基准利率的1.1倍。201411,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2

20153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3倍。20155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进一步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5倍。20158月,放开了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201510月,人民银行决定,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金融机构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至此,历时20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时间窗口

2015年上半年,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市场条件已经基本成熟。金融机构的资产方已完全实现市场化定价,负债方的市场化定价程度也达到90%以上。人民银行仅对活期存款和一年以内定期存款利率保留基准利率1.5倍的上限管理。同时,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显著提升,存款定价行为总体较为理性,已经形成分层有序、差异化竞争的存款定价格局。商业银行对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已有充分预期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同时,主动负债在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商业银行的主动负债意识不断强化,相关政策也在积极推动。大额存单的推出为商业银行增加了新的主动负债的途径,存贷比的取消为商业银行提升主动负债扫清了障碍,使银行可以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来筹集资金。

此时,时间窗口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理论上讲,降息周期较为适宜,因为在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的初期,可能会出现短期利率上升趋势,降息周期可以部分对冲短期利率上升的压力。2015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通胀率较低,流动性较为充裕,再加上多次扩大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已经基本释放了利率上行压力,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人民银行果断地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迈出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最关键的一步。

其实,具体来讲,2015年年初,人民银行提出,争取在今年年内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同时,继续坚持渐进原则,稳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20153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3倍,20155月,扩大至1.5倍,20156月,人民银行发布《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推广大额存单在实质上实现了利率的部分市场化,是对全面放开存款利率管制的必要准备。”不少国家在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都曾以发行大额存单作为加快改革步伐的工具。到20158月,除了活期存款利率和一年期以下定期存款利率之外,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已经全部放开。201510月,人民银行决定,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金融机构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至此,中国利率管制时代终结。

上浮之忧

取消对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市场化和商业化原则,自行决定存款利率。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社会公众最为担心的问题是,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之后,金融机构是否会高息揽储?存款利率上升是否会对贷款利率进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

从目前情况看,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的上浮压力有限。一是目前我国流动性整体较为宽裕,短期利率不具备大幅走高的条件。二是自2014年以来,人民银行在每次降息的同时,逐步扩大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在此过程中,金融机构没有出现“一浮到顶”的情况。20151024日,中央银行取消存款利率上限管制之后,商业银行也没有出现涨价揽储现象。从整体上看,中国商业银行已经做好了迎接利率市场化时代的准备。

实际上,人民银行在宣布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同时,也推出了相关过渡措施。一是在一段时期内,中央银行将继续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作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的重要参考,为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提供一个过渡期。待市场化的利率形成、传导和调控机制建立健全后,将不再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二是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行业自律作用,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按照激励与约束并举的原则,优先赋予利率定价较好的金融机构更多产品创新,以及贷款基础利率等市场利率报价资格。三是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定价行为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中,并通过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差别化存款保险费率等工具,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定价,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四是继续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自主定价能力,提升风险管控水平,以更好适应利率市场化的环境。

长期以来,存贷比限制与存款利率上限一起,使得揽储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之后,“规模即效益”的传统经营模式不再有利可图,“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将逐步得以确立。以存定贷和存款立行等传统做法,将让位于更为科学、全面的资产负债管理,商业银行经营将向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未来,存款可能不再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目标,优质的资产端即贷款才是重点所在。为贷款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让贷款客户得到更多实惠,也为商业银行打开了新的盈利空间。

任重道远

从微观看,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投资的成本,应当由金融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从宏观看,利率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应当反映政府宏观调控的意图。前者是指金融市场利率和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后者是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取消存贷款利率管制是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新起点。下一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以下两个方面尤为重要:一是培育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体系,完善利率政策传导机制。二是完善金融机构的内在激励和外在约束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能力。

关于建设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体系。建设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体系,以此来引导包括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在内的整个市场利率。一方面运用短期回购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引导短期市场利率;另一方面发挥再贷款、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对中长期流动性的调节作用以及中期政策利率的功能,引导中长期市场利率。同时,加快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使各种金融产品都有其市场定价基准,在基准利率上加点形成差异化的利率定价。

关于完善利率政策传导机制。建立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体系,引导市场利率。在此基础上,理顺从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到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从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到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传导机制,让短期利率变化能够有效地影响各种债券收益率和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进一步完善从货币政策到金融市场,从金融市场到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

关于完善金融机构的内在激励和外在约束机制。内在激励机制主要是指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完善金融机构内在激励机制主要是指完善金融机构的产权关系和产权约束,优化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外在约束机制主要是指市场竞争和市场纪律,包括打破金融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打破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使金融机构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里程碑

20151024日,将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事件写入中国历史,成为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里程碑。里程碑既是对历史的交待,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利率市场化将给中国的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诸多机遇,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创造良好条件

从居民角度看,利率市场化不仅增加了百姓在银行服务方面的选择,也使金融机构变得更具活力,从而为储户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更好的金融服务和更加公允的市场收益。从企业角度看,利率市场化意味着资金可以更加自由地从效率较低的地方流向效率较高的地方,推动金融资源向有资金需求和发展前景的行业和企业配置。从银行角度看,利率市场化将推动商业银行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资产负债匹配能力和流动性管理能力,创新产品和服务。从货币政策操作看,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推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由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总之,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不仅宣告了中国利率管制时代终结,更代表着一个由市场配置资金、市场决定金融产品价格的新时代到来。

(本文仅为个人学术观点,不代表供职单位意见)

 

 
话题:



0

推荐

王宇

王宇

9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