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1年的第一个月份在格外忙碌中过去。如果说1月人们还在规划着一年的工作,打点着一年的生计,那么,2月,一切逐渐清晰。2011年1月,各国中央银行已对全年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做出分析;中国人民银行也为新一年的金融发展和宏观调控做出安排。2月,我们可以对2011全球货币政策走向做出基本判断。

一、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调整将出现分歧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坚守着扩张性货币政策,保持着危机时期的超低利率不变。不过,2011年的第二季度和下半年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走向可能发生分歧。其中,上半年英格兰银行可能加息;下半年欧洲中央银行可能加息;年底之前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2011年年底以前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不大。(1)由于劳动力市场疲弱,工资涨幅低于劳动生产率增幅,遏制了单位劳动成本上涨,减轻了通胀压力。(2)2010年11月美国消费物价指数为1.1%,核心消费物价指数为0.8%,低于美联储1.7%-2%的通胀目标区间。(3)2011年1月4日,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宣布,将继续执行总额为6000亿美元的国债收购计划,维持联邦基金利率0-0.25%目标区间不变。

2011年上半年欧洲中央银行提高欧元基准利率的可能性较小。一方面2010年10月欧元区消费物价指数为1.9%,处在较低水平,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和2011年欧元区的消费物价指数分别为1.1%和1.3%,均低于欧洲中央银行2%的目标;另一方面,经济放缓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缩小了欧洲中央银行的加息空间。近日欧洲中央银行宣布,维持欧元基准利率1%水平不变。不过,如果欧洲经济好转、欧债危机缓和,欧洲中央银行可能于2011年下半年提高欧元利率。

由于英国的通胀压力不断增大,2011年上半年英格兰银行有可能提高英镑利率。(1) 2010年3月英国消费物价指数达到2.7%,6月上升到3.2%,11月进一步上升到3.3%,远远超过了英格兰银行2%的通胀目标。(2)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12月,英国公众关于未来1年的预期通胀率为3.5%,未来5-10年的预期通胀率为3.8%,此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3)2011年英国政府将提高增值税税率,可能进一步增大通胀压力,英格兰银行预测,2010年上半年英国消费物价指数将达到4%。(4)保持一个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是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最近英格兰银行行长多次表示,如果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增大,英格兰银行将采取加息行动。

二、发展中国家完成退出战略,进入加息通道

2009年下半年,随着经济恢复,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实施退出战略;2010年通胀成为主要问题,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加息通道。

印度经济恢复较快,2010年前三季度印度经济增长率达8.8%,为2008年以来最高增幅,与此同时,印度的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大,2010年3月印度批发物价指数达9.9%,远远高于印度中央银行5-6%的目标区,为此,2010年印度中央银行连续六次提高卢比利率。2010年11月印度批发物价指数下降至7.5%。

2009年下半年巴西经济强劲复苏,2010年二季度经济增长率达9.9%,为1991年以来最高纪录,同时巴西通胀形势严峻,2010年3月份消费物价指数为5.2%,11月份达到5.8% 。为了抑制通胀,2010年巴西中央银行连续三次提高雷亚尔基准利率。

2010年俄罗斯恢复增长,前两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4.5%和4.9%,2010年7月俄罗斯央行决定结束长达一年半的降息周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和2011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和4.3%,消费物价指数分别为6.6%和7.4%。为了防止通胀,2010年12月俄罗斯央行宣布提高卢布利率,这是危机后俄罗斯第一次加息。

韩国复苏情况良好,2010年前三季度韩国经济增长率达到4.5%,同时韩国的通胀压力上升,上半年消费物价指数达2.7%,为此,韩国中央银行分别于2010年7月、11月和2011年1月连续三次加息。

2009年下半年泰国经济复苏。2010年上半年泰国经济增长率达到10.6%,为亚洲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同时泰国也面临着通胀威胁,2010年5月消费物价指数达3.5%,为了应对通胀,并解决负利率问题,泰国中央银行分别于2010年7月、8月、12月以及2011年元月连续四次提高泰铢利率。

三、中国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2月份,中国的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走向也逐渐清晰。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为10.3%;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6%;12月末广义货币增长19.7%,狭义货币增长21.2%;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新增贷款7.9万亿元。这些数据表明,2011年中国经济面临通胀压力,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一是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增强金融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继续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动态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和数量工具,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

二是改善和优化信贷结构。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的引导功能,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各金融机构要继续按照“有扶有控”的要求,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贯彻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三是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保障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

话题:



0

推荐

王宇

王宇

9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

文章